分享好友 工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以“安全”为标签的沃尔沃,被安全打了脸?

2023-02-02 02:48480

以“安全”为标签的沃尔沃,被安全打了脸?

据报道,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周一表示,将对沃尔沃集团旗下沃尔沃集团北美公司处以1.3亿美元民事罚款,此前调查发现这家重型卡车和巴士制造商未能及时召回车辆。

NHTSA表示,沃尔沃集团同意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同意令,其中包括对违反召回法的行为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处罚之一。需要明确的是,上述沃尔沃集团与沃尔沃汽车(乘用车)目前的运营关系并不是很大,大概可以理解成为“部分车型共用一个LOGO”。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沃尔沃集团的锅甩在沃尔沃汽车身上,但“沃尔沃”这三个字还是受到了伤害,毕竟很大程度上来讲,沃尔沃汽车与沃尔沃集团还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好莱坞老牌动作巨星尚格云顿的一字马依旧是“沃尔沃”的经典,而此次被罚自然也很容易影响到“沃尔沃”这三个字。

更何况即便是沃尔沃汽车,其“安全”的标签也常常被怀疑。

安全标签常受怀疑

毫无疑问,沃尔沃的安全标签十分突出,从三点式安全带的缔造者,到叠罗汉的XC60,再到泡了12个小时的XC40纯电版,沃尔沃的每一次出圈,几乎都与“安全”有关。

但沃尔沃真的安全吗?2023年的第一个月,春节前夕,沃尔沃就因安全问题召回了旗下的部分XC90、V90CC汽车:由于1颗多余的螺丝掉落到转向机壳体内,可能造成转向机转向受阻,极端情况下会导致转向系统被锁定,存在安全隐患。

尽管受影响的车辆数目并不多,但总归还是出现了安全隐患。而在电动化时代中,沃尔沃的安全性在过去一年中又成为了被质疑的对象。去年12月,沃尔沃备案召回了包括XC90、S60、S90、XC60等进口或国产车型,共计6985辆。沃尔沃给出的理由是,召回范围内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由于发动机控制模块的软件控制逻辑错误,可能造成发动机无法启动。而在沃尔沃的召回公告中也提到了一项极为危险的风险“车辆失去电力驱动”。

     

无独有偶,在去年9月,沃尔沃因动力电池模组电芯存在内短路,当动力电池处于高能量状态时可能出现电池模组过热,极端情况下导致动力电池热失控的原因,召回了包括XC90、S60、S90、XC60在内的进口或国产车型共计4720辆。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最怕的风险之一——自燃,沃尔沃也没有躲过去。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沃尔沃插混车型不是没有出现过“自燃事故”,2021年11月底,南京一辆沃尔沃XC90插电混动车型发生起火、爆炸事件,一度引发对沃尔沃安全的质疑。事发后,沃尔沃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通告表示,沃尔沃已派遣技术人员配合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后续会及时对外公布调查进展。可结果呢?石沉大海再无消息?

如果说上述热失控召回与自燃事故相关,那么事情也过去了近一年时间。这算不算“未能及时召回车辆”?如果二者并无相关性,那么沃尔沃的回应在哪?

为什么只有沃尔沃在说自己安全?

毫无疑问,沃尔沃在安全标签的打造上,几乎没有任何一家豪华汽车品牌可以媲美。“沃尔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品牌,多年来它一直是汽车安全的代表”,这句话也许是很多人对沃尔沃的印象。

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沃尔沃的销量始终一般。2022年,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大陆市场销量为16.2万台,比2021年的17.1万台减少约5.3%。抛开BBA这样的名宿不谈,其依旧落后于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甚至还被国产品牌红旗超越。

怎么安全就不灵了呢?笔者想起了之前汽车从业前辈的一段话,到了豪华汽车的维度,安全性其实已经拉不开明显的差距了,即便沃尔沃的安全性再高也不太可能和同为豪华品牌的奔驰、宝马、奥迪等拉开差距。

     

有意思的是,如果你曾留意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以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豪华汽车,在碰撞测试中的成绩往往都是以“优秀”、“满分”、“完美”等词汇作为成绩,当然,沃尔沃也是如此。可既然成绩一样,沃尔沃的优势又在哪呢?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值得关注的是,安全对于汽车产品来说本身就是最基础的功能之一,如奔驰、宝马、奥迪等其他品牌也同样与沃尔沃一般追逐更高的安全维度,但作为最基础的功能,它们并没有大肆宣扬,至少没有把安全当作品牌的唯一标签。

所以我们也看到,奔驰内部的装饰和乘坐舒适程度都很高,如果可以加钱,也能给到足够拉风的动力;而宝马和凯迪拉克则是以表现和运动为主,一个热衷于突出驾驶者的操控,一个带着后驱和标配动力降维打击友商;奥迪则偏向于内部和外部的比较规范和管理,以奥迪A6L为代表的车型,突出了很强的商务属性。

那么沃尔沃除了安全,对比上述品牌还有什么特点?通过高知群体代言带来的奢华感,还是一次又一次堪称经典的广告?当然,安全并没有错!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七问汽车“价格战”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文,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近段时间以来,轰轰烈烈的汽车行业“价格

0评论2023-03-25121

送牌照、送新车,汽车价格战渐入高潮,消费者开始观望
“不是车不好,只是价格不合适。”3月初,汽车行业开始了一轮降价潮,据了解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上百款车型参加,囊括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些企业不

0评论2023-03-25113

恒大汽车停产风险下不忘“画饼”:给我290亿,我能造出更多车!
停牌许久的恒大汽车,以一纸公告再度出圈。日前恒大汽车公告称,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停产风险,但恒大汽

0评论2023-03-25108

吉利的现在,写在大众汽车的过去里?
吉利为自己铸造庞大的商业版图,但汽车不再是唯一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看,吉利的路线越来越向大众靠拢。长期以来,大众对于吉利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新品牌

0评论2023-03-25117

江苏一宝马追尾奥迪,奥迪车主及同伴遇难,好友:他是家中顶梁柱
3月22日晚,江苏宿迁泗洪县一辆宝马车追尾撞上一辆奥迪车。23日晚,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时奥迪车内共有四人,一起坐在后座的车主与其好友均抢救

0评论2023-03-25121

存火灾隐患,现代、起亚在美国召回超57万辆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现代和起亚正在美国召回存在火灾隐患的超过570000辆汽车。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在美国召回近568000辆汽车,起亚汽车召回3500

0评论2023-03-25140

何小鹏不要做那个最惨的人
在交出了一份全年亏损额度最高的财报后,小鹏汽车股价意外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过去一年,曾经问鼎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小鹏交付量跌出前三,和蔚来差0.18万

0评论2023-03-2576

永达汽车公布2022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4.25亿元 同比下降42.52%
永达汽车(03669)公布2022年业绩,包括代理服务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为人民币735.2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下降7.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

0评论2023-03-25101

赛麟汽车之死:主业是骗补,副业才是造车
无论成败与否,造车新势力在成立之初,大多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好好闯荡一番的想法。但我们也要承认,有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开始,目标就是为了骗取投

0评论2023-03-25105

绿氢电解槽需求大增 氢能产业化或将提速
今年以来,氢能源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电解槽项目招标亦随之大增。据华鑫证券对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处于招标至投运阶段的项目达37个,其

0评论2023-03-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