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价格战”不是谁都打得起的,埃安为何不一样?

2023-02-02 02:48510

新春假期刚过,新能源车市的“硝烟味”已经越发浓重。

新势力 “销量王”埃安在2月份抢先出招。品牌旗下主力车型——AION S Plus加推70乐享版车型,售价14.98万元。

据功夫汽车了解,70乐享版在保留原来入门级70智领版绝大多数配置的基础上,价格幅度有了1.4万元的调整,价格很美,配置很顶。

     

同时,埃安还在2月份推出限时优惠,AION Y系列和部分AION S Plus车型可享5000元优惠;大部分AION系列车型也提供了3年0息和超低首付方案,等于进一步将购车门槛放低。相比于简单粗暴的降价促销,这样组合优惠方式既保障了用户的利益,也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面对这轮由特斯拉率先打响的“价格战”,埃安出招之果断,诚意之充足,可以说为业界打了个样。

在功夫汽车看来,埃安的这轮出击绝非单纯是应对市场变化的短期“投机”行为。相反,埃安凭借着强健的企业体系实力,尤其是对产业链条的强大把控力,将有望把这一轮竞争转化为“投资未来”的动作,是其长期主义思维的集中展现。

为何我们会有如此观点?接下来就为大家分析一番。

“淘汰赛”加剧价格战不是谁都跟得起

众所周知,2023年是新能源汽车“淘汰赛”加剧的一个重要年份。国补退出,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注定了行业今年将比往年变得更“卷”。尤其是,1月份特斯拉在国补退出后价格不升反降,确实给同行们带来了不小压力。

事实上,不仅仅是埃安,包括问界、小鹏、极氪等,也在最近作出了反应。要知道,对主机厂来说,价格、车型的配置调整并不是一件小事,牵涉到复杂的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的协调。

    

表面看来,敢硬气跟进的品牌往往说明其更有“底气”,也从侧面表明了他们更有“实力”去应对市场变化。毕竟,在“淘汰赛”加剧的背景下,假如车企不能迅速跟上这种市场的变化,没有在战略上保留充足的“抗压”冗余,则很有可能会瞬间“掉队”。

但是,这轮“价格战”背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新能源车企控制成本的最佳方式就是形成规模效应。

再直白点说,哪怕短期单车利润降低,但车企仍可以通过规模效应的增加对冲成本上升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特斯拉敢于在国补退出后降价,也是埃安为什么敢打价格战的核心原因。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价格战”本身,拼的其实是企业的体系综合实力,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如果部分实力不那么强健的新能源车企盲目跟进,短期内或许会有效果,但长期来看,如果后续无法平衡利润、销量、成本、口碑等多重因素。没有强健的体系力支撑短期销量的提升和长期销量的维稳,最终反而容易被“价格战”拖死。相类似的情况在汽车业内有过很多先例。所以,尤其对非头部的新能源车企来说,“价格战”真的不是谁都打得起的。

埃安为何有底气掀起“价格战”?

问题来了,埃安为什么有底气参与这轮价格战呢?

在功夫汽车看来,首先是因为其产品具有头部实力和头部市场表现。回顾过去一年,AION S系列无疑是特斯拉最有力的竞争者,同时也是15-20万级纯电轿车市场中的“销量王”。

其12月销量达13832台,超越了特斯拉Model 3的12539台,连续8个月同比增长,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全年销量达到116332台,同比劲增近60%,成为唯一逼平特斯拉Model 3的华系纯电轿跑。

      

先进技术与高价值体验是AION S系列成功“公开的秘密”,而AION S Plus 70乐享版的到来,10.25英寸液晶仪表+14.6英寸中控双大屏、360度全景影像、隐藏式门把手、1.9平米超大全景天幕等超值配置一样不拉,将“超值”做到了极致。再配合弹匣电池、超高颜值和越级空间,可以说,这款车型在14万级纯电轿跑市场已没有对手。

      

另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是,埃安真正具备了“头部玩家”的体系实力和支撑其进一步获取“规模红利”的基底。

面对行业愈加显著的成本压力,埃安早已做好了准备。

为保证供应稳定、成本可控,埃安去年就在自主产业链方面,进行了大手笔布局:先是成立了能源科技公司、因湃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和锐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随后与上游材料端头部供应商赣锋锂业、寒锐钴业等达成战略合作,全面打通了包括上游原材料、研发、制造、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在内的能源生态产业链布局。

与此同时,自研电池、电驱工厂也于去年12月相继动工开建,并将于2023年实现自研电池、电驱量产。这也意味着,埃安在成本控制以及核心技术掌控上,将持续占据行业主动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埃安的大工业运营体系实力。

    

有了成本优势以后,产品的规划也需要与之配套。去年9月,埃安推出了Hyper昊铂高端品牌,旗下的高端产品Hyper SSR、Hyper GT也会在年内完成交付。随着埃安Hyper昊铂立专营渠道以及高端营销服务生态的建成,埃安已形成AION + Hyper双品牌矩阵,可覆盖更多的消费人群,满足更多用户对高价值产品的需求。

    

除此之外,埃安的野心并不局限在国内市场,而是放眼全球的“星辰大海”。随着IPO进程的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徐徐推开,埃安体系化布局不断完善。可以预见,埃安将会继续扩大规模化效应,进一步巩固其在市场的头部地位,以高速+高质量的增长态势,达成50万的销量目标。

功夫拍案

“未来是‘科技+成本’的竞争”,这是埃安掌门人古惠南经常强调的话。随着国补退出,价格战、成本战将会愈演愈烈。在新能源市场两极分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赢家通吃的头部效应将越发明显。

埃安此番率先出手,不仅在春节新年释放出强烈的进击信号,更为其今年冲刺50万辆目标提供了强大的赋能。

功夫汽车也相信,当各个车企反应过来,市场将有越来越多品牌被动或主动跟进到新一轮的“价格战”中。对消费者来说,好处自然是将获得更多实惠;对行业来说,也到了愈加需要拼实力,而非走“捷径”的决胜阶段。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七问汽车“价格战”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文,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近段时间以来,轰轰烈烈的汽车行业“价格

0评论2023-03-25121

送牌照、送新车,汽车价格战渐入高潮,消费者开始观望
“不是车不好,只是价格不合适。”3月初,汽车行业开始了一轮降价潮,据了解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上百款车型参加,囊括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些企业不

0评论2023-03-25113

恒大汽车停产风险下不忘“画饼”:给我290亿,我能造出更多车!
停牌许久的恒大汽车,以一纸公告再度出圈。日前恒大汽车公告称,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停产风险,但恒大汽

0评论2023-03-25108

吉利的现在,写在大众汽车的过去里?
吉利为自己铸造庞大的商业版图,但汽车不再是唯一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看,吉利的路线越来越向大众靠拢。长期以来,大众对于吉利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新品牌

0评论2023-03-25117

江苏一宝马追尾奥迪,奥迪车主及同伴遇难,好友:他是家中顶梁柱
3月22日晚,江苏宿迁泗洪县一辆宝马车追尾撞上一辆奥迪车。23日晚,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时奥迪车内共有四人,一起坐在后座的车主与其好友均抢救

0评论2023-03-25121

存火灾隐患,现代、起亚在美国召回超57万辆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现代和起亚正在美国召回存在火灾隐患的超过570000辆汽车。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在美国召回近568000辆汽车,起亚汽车召回3500

0评论2023-03-25140

何小鹏不要做那个最惨的人
在交出了一份全年亏损额度最高的财报后,小鹏汽车股价意外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过去一年,曾经问鼎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小鹏交付量跌出前三,和蔚来差0.18万

0评论2023-03-2576

永达汽车公布2022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4.25亿元 同比下降42.52%
永达汽车(03669)公布2022年业绩,包括代理服务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为人民币735.2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下降7.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

0评论2023-03-25101

赛麟汽车之死:主业是骗补,副业才是造车
无论成败与否,造车新势力在成立之初,大多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好好闯荡一番的想法。但我们也要承认,有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开始,目标就是为了骗取投

0评论2023-03-25105

绿氢电解槽需求大增 氢能产业化或将提速
今年以来,氢能源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电解槽项目招标亦随之大增。据华鑫证券对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处于招标至投运阶段的项目达37个,其

0评论2023-03-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