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业新闻首页 频道列表

光伏n型产品热背后的冷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做好n型?

2022-12-11 03:07510

2022年是光伏n型技术爆发的元年。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n型电池在光伏电池扩产总量中占比超42%;而在组件环节,上半年扩产总量中超27%皆为n型组件。n型产品在当下时代占据引领地位已毋庸置疑。

在此背景下,n型热也展露出一个新现象——光伏行业不再是“圈地自萌”,诸多外来企业正和传统光伏制造企业一道,共同支撑起n型产品的普及潮。

来自汽车配件、材料、餐饮、煤炭等诸多行业的企业跨界而来,重金投向n型产能。一些光伏业内资深人士出去创业“自立门户”,也大多将主攻方向选定在n型产品的制造与销售。

“跨界玩家”和“新选手”越多,对n型时代的到来固然有益,但难免又会给人产生疑问——n型的门槛是不是不高,市场未来会不会良莠不齐?对此,需要对n型热做一番冷思考,到底如何才能真正做好n型?就这个问题,(公众号hxny3060)专访了晶澳科技产品技术部总监汤坤。

技术力积累至关重要

“做n型和做好n型是两个层面的事,其中关键不止在于钱,更在于技术力的积累。”汤坤对(公众号hxny3060)说道:“那么怎样才算做好n型?有一个判断标准可供参考,就是看性能参数以外还有多少东西。”

今年5月,晶澳发布首款基于182尺寸的n型组件产品“DeepBlue 4.0 X”,该产品的性能参数可谓让人惊艳——电池量产效率25%,组件量产效率22.4%、功率625W、双面率80%,首年衰减率小于1%,此后逐年衰减小于0.4%……

汤坤表示,晶澳作为老牌光伏制造巨头,进军n型领域,自身技术功底不仅体现在性能参数上,更体现在参数以外的诸多匠心。“这也是晶澳在光伏n型时代的优势所在。”他说道。

(公众号hxny3060)注意到,“DeepBlue 4.0 X”的匠心蕴含在三个环节:

在原材料硅片方面,晶澳研发并应用了低氧n型硅片,此种硅片具备超高少子寿命,可达到毫秒级别;在核心元件电池方面,晶澳基于过去十几年对PERC与TOPCOn技术的研发积累经验,成功实现了n型电池的最佳表面钝化和钝化接触技术、超细栅金属化和双面减反膜等技术,令电池量产效率达到了领先行业的25%。

在组件封装环节,晶澳使用了零间距柔性互联技术,其中零间距是指晶澳充分利用了电池片间的间距,从而在保证组件尺寸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大有效受光面积,以此增加整体的功率和效率。

而在实现零间距的过程中,电池片彼此间的机械应力也会随之加强,进而提升了隐裂风险。为此,晶澳又采取柔性技术,这在极大程度上消除了高密度组件的隐裂隐患,为 DeepBlue 4.0 X的可靠性增添了保障。

在过去,组件的功率、效率和可靠性之间存在着折衷和权衡,成就一方面,往往需要让步另外一方面。“DeepBlue 4.0 X通过应用高效技术,做到了功率、效率、可靠性的同时提升,令组件达到了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好的状态。就此而言,晶澳向市场推出的是一款基于多年技术积累、并经过验证的成熟n型产品,真正做到了为客户价值负责,而此种负责的背后,正是深厚的技术力积累,在此角度来看,做n型产品的门槛是很高的。”汤坤对(公众号hxny3060)说道。

技术体系决定市场地位

晶澳科技规划,至2023年末公司n型电池产能将达到27GW,再结合具体投产时间节点、市场对新产品需求,初步预计n型组件将占2023年出货目标的1/3左右。

纵观整个光伏行业,27GW的n型产能可谓数一数二,而这也引出一个问题——为何进入n型领域的企业如此之多,但真正敢于大规模上马产能的仍是传统光伏制造企业,尤其是传统巨头?

“有人认为传统光伏巨头敢于大举投建n型产能是因为实力强,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资金实力,二是技术实力。实际上很多新进入光伏行业的企业都是不缺钱的,缺的其实是技术实力,准确来说,是技术体系。”汤坤对(公众号hxny3060)表示道。

众所周知,晶澳科技早在2010年便开始从单一的电池环节,向上游硅片和下游组件、电站扩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如今的晶澳已建立起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包括太阳能硅棒、硅片、电池及组件、光伏电站等各生产应用环节,并相应建立了人才团队。

一体化模式的建立,为晶澳搭建了大的技术体系框架,进而使公司产业链成本下降,获得市场优势。除此以外,晶澳在产业链各环节所搭建的小的技术体系也同样值得关注,它们的专业度很强,对公司的发展也极为关键。

“想做好n型产品,并建立市场地位,必然要有一个锻炼多年的技术团队在背后做支撑,具备一个高标准的技术体系。以组件为例,人们会觉得做组件不难,不用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只是一个封装的过程。但即便如此,想把组件做好,也需要一个技术体系做长期沉淀,才能够在量产时按照预定的时间点,达到预想的功率、效率和良率。”汤坤说道。

“这其中涉及的不止是设计团队,还有工艺团队以及测试团队等,他们都要给出意见,把细节不断把握好,最终公司才有底气敢于十几吉瓦、几十吉瓦的投建产能。一旦某些细节没有打磨好,一丁点变化就会导致成本不及预期,行业竞争这么激烈,一分钱都会产生莫大的影响,更何况是做技术更为复杂的n型产品,这也是为什么只有传统光伏企业敢于上大产能的原因。”

正如汤坤所言,中国光伏行业发展了几十年,如今能够存留下来并成为主流大厂的企业,在技术层面无一不是能够“说到做到”的,如功率目标、效率目标,产能目标等。他们所说的,不是停留在理论和实验室数据上,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到了量产产品上。

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言行一致”,皆因自身磨练多年的技术体系积累。而这也决定了他们才是真正能最大化实现客户价值,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七问汽车“价格战”
3月2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文,呼吁理性对待本轮汽车促销,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近段时间以来,轰轰烈烈的汽车行业“价格

0评论2023-03-25121

送牌照、送新车,汽车价格战渐入高潮,消费者开始观望
“不是车不好,只是价格不合适。”3月初,汽车行业开始了一轮降价潮,据了解目前已有40多个品牌、上百款车型参加,囊括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这些企业不

0评论2023-03-25113

恒大汽车停产风险下不忘“画饼”:给我290亿,我能造出更多车!
停牌许久的恒大汽车,以一纸公告再度出圈。日前恒大汽车公告称,集团在无法获得新增流动性的情况下有停产风险。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面临停产风险,但恒大汽

0评论2023-03-25108

吉利的现在,写在大众汽车的过去里?
吉利为自己铸造庞大的商业版图,但汽车不再是唯一的亮点,从某种意义上看,吉利的路线越来越向大众靠拢。长期以来,大众对于吉利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新品牌

0评论2023-03-25117

江苏一宝马追尾奥迪,奥迪车主及同伴遇难,好友:他是家中顶梁柱
3月22日晚,江苏宿迁泗洪县一辆宝马车追尾撞上一辆奥迪车。23日晚,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事发时奥迪车内共有四人,一起坐在后座的车主与其好友均抢救

0评论2023-03-25121

存火灾隐患,现代、起亚在美国召回超57万辆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现代和起亚正在美国召回存在火灾隐患的超过570000辆汽车。具体来看,现代汽车在美国召回近568000辆汽车,起亚汽车召回3500

0评论2023-03-25140

何小鹏不要做那个最惨的人
在交出了一份全年亏损额度最高的财报后,小鹏汽车股价意外迎来了久违的上涨。过去一年,曾经问鼎造车新势力销冠的小鹏交付量跌出前三,和蔚来差0.18万

0评论2023-03-2576

永达汽车公布2022年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4.25亿元 同比下降42.52%
永达汽车(03669)公布2022年业绩,包括代理服务收入在内的综合收入为人民币735.2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下降7.2%。公司拥有人应占净

0评论2023-03-25101

赛麟汽车之死:主业是骗补,副业才是造车
无论成败与否,造车新势力在成立之初,大多有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好好闯荡一番的想法。但我们也要承认,有一部分造车新势力,从成立开始,目标就是为了骗取投

0评论2023-03-25105

绿氢电解槽需求大增 氢能产业化或将提速
今年以来,氢能源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电解槽项目招标亦随之大增。据华鑫证券对中国电解水制氢项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处于招标至投运阶段的项目达37个,其

0评论2023-03-2582